從宥勝事件我所觀察到的一些問題我把它整理成心智圖放在下面,我一層一層的大概說明一下:

IMG_0158.jpg

首先我覺得宥勝有兩個地方有比較大的問題,第一個是無知,或者說是一種知識的傲慢,白話點說,就是感覺自己的知識是足夠而且正確的,但實際上不然。第二個我覺得是一種權力壓制的習慣,這點比前一點更抽象,如果用一句話來歸納他自己的文字描述態度,就是他覺得孩子跟玩具都是他的東西,所以他擁有至高的決定權。

這兩點分開來看其實都是育兒比較嚴重的偏差行為,今天的狀況是兩者合一、同時出現,這或許也是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大迴響的原因之一。

一個習慣於使用權力來讓人信服的人已經不是很討喜了,如果他又堅持自己足夠聰明又全知全能,那肯定會是更被討厭的,這種我們不那麼喜歡的人身邊應該都能找出一兩位,那為什麼替換成了爸爸跟孩子的身分,這種東西反而成為一種能被稱讚的堅持呢?這點讓我感到非常疑惑。


在無知的分類中,至少有圖中的三個想法是可以被輕鬆指出來的,第一點是孩子安全感的建立、第二點是父母的自知與自我反省,最後一點則是暴力行為所造成的長期傷害


安全感建立

黃琮寧老師在課程中提過,在6歲以前,安全感是否穩固建立將決定孩子未來的發展情形,安全感是孩子發展的基礎,當基礎不穩固,孩子就會不斷的索求更多證據來證明自己擁有安全感(這跟很多低安全感的情侶的反應一樣),這樣的情形除了會影響孩子其他能力的發展,更嚴重的影響他會讓孩子更有機會養成成癮性的人格,成癮這種事件可大可小,小的或許是玩手機、打電動,但大的就可能是吸毒這類的事情,這影響不可謂不大。

從這邊由專業兒童心理師吳欣怡分享的專業研究PPT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文獻跟內容,從第13頁開始:

網路成癮與依附類型( 邱碧慧臨床心理師 )

那怎麼樣會傷害到孩子的安全感呢?常見的有兩種,第一種是孩子對父母沒有信任感,依實際狀況來說,最常見的就是父母無法說到做到;另外一種則是暴力與剝奪,自己喜歡或是習慣的東西突然被沒有道理(或是說孩子不懂的道理)的剝奪,現場演示的作為尤其會影響深遠。

宥勝在孩子面前把玩具破壞,就是第二種狀況。我相信孩子當下一定非常恐懼且無力(宥勝也是這樣敘述的),從我自己童年的經驗,我到現在仍只記得暴行及情緒,但原因已經完全不記得了,剛剛回想了一下確實是如此。


自知與自我反省

首先我想說的是公眾影響力,宥勝之旅專頁有超過110萬人按讚,當有這麼多人支持自己時,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一種信仰,如果有不多思考的父母接受了這種教養方法,那這就可能成為暴力合理化的推手,「宥勝都是這樣的啊,我還好吧!」,這該有多少孩子會因此有一個充滿陰影的童年以及讓人憂心的未來?

無知不可怕,最可怕的地方在於自我認知錯誤但卻感覺良好同時又有極大影響力,例如紫衣神教這種就可以算是...(離題了…),某種程度來說,這個事件也可以類比為一種瘋傳的網路謠言,很多Line的謠言文章概念也與此相差不遠。

在宥勝這個事件裡,第二篇的澄清文唯一說明的不是事實,而是讓更多人發現他育兒概念中的謬誤及天真,雖然如此,仍然有很多人是如此認真地相信他說的是正確的,這點是我覺得是最可怕的。


暴力行為的長久傷害

暴力行為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永久傷害這件事情已經在眾多的研究中被證實,不管是腦科學領域或是心理學領域都已經有了不少相關研究,如果不提前面這些高大上的科學,從我自己的成長過程來說,暴力行為對我最大的影響是讓我知道原來問題可以用暴力及脅迫這種方式來解決,而且在孩提時我就有發現這種方法很多時候是最簡單、最有效而且無負擔的方法。

宥勝他在第二篇的澄清文裡面有提到,他是不帶情緒的把玩具撕毀,當我看到這段文字時,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電影中黑衣人冷靜支解受害者的面容,那或許可以說是一種沒有情緒,但那種沒有情緒是不帶溫度而且讓人害怕的,更接近的情緒詞我覺得是冷酷。動作跟心理會有交互關係,在破壞東西時,除非是笑著,不然很難完全沒有情緒波動,這點父母們可以用自己的經驗想一想是不是這樣。

在文明社會裡,用最低暴力達到最大效果應該是一個基本概念,過度的暴力雖然會快速有效,但同時也很可怕,這種方法往往會讓孩子只記得情緒而忘記原因,而且常常只有短期記憶;如果能把暴力轉換為說書人一般的說理、鼓勵與陪伴,在孩子理解並且心服之後,才可能成為一種價值觀,這樣才會是比較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法

權力壓制其實也就是暴力的一種型態,從小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很容易一直活在恐懼之中,很難建立起穩固的安全感。另外,他也會在被壓制的過程中慢慢地開始複製父母的行為,等到有一天他有能力成為壓制者時,他就會豪不猶豫的翻身而起,不管被他壓制的人是自己父母還是別人,這一點在80後這個世代(也就是我的世代,請朋友們互相提醒一下別這樣...)中算是挺常見的。

另外一種就是這種權力壓制最後有機會演變為情緒勒索,在父母權力大於孩子時,那就是使用壓制的方式;等到父母權力小於孩子時,則會演變為情緒勒索,其實就是靠可憐樣子來博取同情,難道,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就只能有這兩種?(這種情形讓我想到天朝上國的清朝一開始跟最後對待國外勢力的不同心態,從極度高傲到過度自卑….)


回到本系列文開篇時提到的概念,「孩子是與我們同等的獨立個體」,如果用這個概念來衍伸,雙方平等其實也是一種可能的關係,不高也不低,你是獨立個體我也是。

父母在自己的能力內幫孩子當一段擺渡人,等到上了岸,孩子繼續前行,我們可以繼續當個為了孩子故事而開心的說書人。在被父母及長輩這樣尊重著的情況下,孩子也會相當樂於與我們分享他的故事,並且在回到家裡時,他也會開心的品嘗回憶並且無限放鬆地假裝自己仍是個孩子。

這樣不也挺好嗎?


第二篇這些看法或許並不直接能運用在實際生活中,但這些往往是遇上規則以外事情時的重要判斷標準,有了這些想法與前提在心中,每個生活中的決定都會變得簡單一些。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們永遠不要低估孩子的能耐,在建立規則時,只要能夠解決兩個問題,其實孩子可以跟我們一樣理性聰明。

第一個問題是「有沒有聽懂?」,第二個問題則是「能不能做到?

第一個問題要同時考慮父母與孩子,父母這邊除了要以身作則之外,把內容濃縮成簡單明確的要求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一點是,要挪出非常大的耐心等孩子成長,重要的事始終保持冷靜反覆反覆再反覆地說

另外一邊則是孩子,除了要培養孩子的表達及傾聽能力外,透過一些默契培養的輔助,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並學著讓情緒保持穩定這件事也很重要。

--

第二個問題主要考慮的是孩子,幼年孩子的時間概念與我們成人不一樣,他們幾乎沒有太多的長期記憶(從我們自己的成長經驗也可以證實這一點),所以他們對於未來的承諾常常只是一種討好的反應,如果我們父母太早的希望孩子說到做到,很多時候反而會成為規則的破口,孩子不是不願意信守承諾,而是他對於自己的承諾根本沒有記憶

父母對於孩子的要求與希冀必須與孩子本身的發展作搭配,過早、過晚都不會是最好的,在各種訓練的指南裡,要求「比現在能做到的再多一點」基本是一個共識,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不斷成長,不斷地成為更好的人,雖然最終甚至可能長成跟我們想像完全不同的人。

但就算如此,那又跟快樂的說書人有甚麼關係呢?


前言有事件的簡述還有兩個重要的教養原則http://maxyuo1238max.pixnet.net/blog/post/221289954

上一篇可以看到我建立規矩的流程及維護的方法http://maxyuo1238max.pixnet.net/blog/post/221289978


瑪克思認真聊FB聊天區:https://www.facebook.com/Max.Yuo1238/ 

(每周三五更新新文章,喜歡我的文章的話請幫我按讚支持!)

Max QRCode.png


 

arrow
arrow

    MaxYuo1238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