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爸爸微中年 #13的節目中,我聊到了一本叫做「教育經濟學」的書,影片中也提到了當時看完書後所畫的一些重點,這本書他是從統計學的角度切入來評估教養方法是不是真的如同經驗法則的理所當然相符合,在書中提及的很多地方,其實我們想的往往與事實相反,這對我而言是一種警訊,也讓我對自己在教養中的舉措更為謙卑。


瑪克思認真聊FB聊天區:https://www.facebook.com/Max.Yuo1238/(每周一三五更新新文章,歡迎追蹤!)

兩個爸爸微中年這個節目每周四晚上11點左右孩子就寢後開播,歡迎新手爸媽及對孩子教育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聽聽我們怎麼說。


  1. 教育經濟學:以經濟學理論或技巧分析教育,評論教養或教育方式時。使用的是可以信賴的數據資料。
  2. 用獎勵誘導孩子讀書可以嘛?
    • 人性就是重視眼前利益,即使人們知道未來是更有利的選擇,仍多會傾向選擇眼前的滿足。
    • 針對「投入」(行為)給予獎勵會比針對「產出」(分數)獎勵更為有效。
      • 獲得投入獎勵的行動很明確,但獲得產出獎勵的方式很抽象
      • 給予產出獎勵要有效,必須主動提供努力方法
  3. 教養孩子時,應該採取讚美教育嘛?
    • 數據顯示,是因為成績好所以自尊心高,而不是自尊心高造就成績好
    • 「只要願意一定做得到」等胡亂讚美的結果很容易交出沒實力卻自戀的孩子。
    • 讚美孩子的天賦(聰明),反而會扼殺孩子的主動性;讚美努力,才能交出勇於向困難挑戰的孩子。
  4. 應該限制孩子看電視(打電動)的時間嘛?
    • 遊戲對孩子產生的負面影響沒有想像中大,且即使電玩中有暴力行為,孩子也沒有無知到主動模仿。
    • 限制使用時間,學習效果依然不會變好,一天一小時對於孩子造成的影響和完全不看電視、不打電動的孩子幾乎相同。
    • 口頭叮嚀(嘮叨)去讀書不但無效,甚至可能帶來反效果。
  5. 能力分班能提高同儕效應而使成績提升?
    • 身旁朋友成績好,自己的成績也會有幫助
    • 會受到正向刺激的限於原本成績就好的孩子,其餘孩子反而可能更差。
    • 問題兒童會造成負面影響
    • 能力分班能提高同儕效應,使整體成績提高。(學齡低時會擴大差距,反而是成績下降。)
  6. 在孩子的哪一個學習階段投入資源投資報酬率最高?
    • 學齡前教育的投報率最高(從小開始)
    • 良好的學齡前教育不但有助於智商發展,對於未來就業也有幫助,反社會行為的比率也較低。(社會成本較低)

這本書後面其實還提到了許多如何成為好老師?」這樣的議題,那雖然與教養關系比較小,卻可以是我們父母用來觀察老師的一種角度,其實仍然有其參考的價值。

最後想要提醒自己一件事:
 
成見是眾多不那麼對的事情累積而來的結果,在教養的過程中,這是隨時要提醒自己避免它生成的重要議題。
(數據佐證可以客觀的作為佐證,但重點還是必須要對於自己的所知感到謙卑並且保持彈性。)

瑪克思認真聊FB聊天區:https://www.facebook.com/Max.Yuo1238/(每周三五更新新文章,歡迎追蹤!)

Max QRCode.png


 

arrow
arrow

    MaxYuo1238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