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看到過去事務所的同事分享自己的婚禮花費,
由於是會計事務所,理所當然是相當清楚以損益表的方式呈現,
也藉這個機會來聊聊婚禮的總體花費。
==========================================
原文連結如下:終於。
「一場婚禮到底要花多少錢?」
這是許多有結婚念頭的人第一件想到、第一個感到心煩的事,
這份資料對於同樣在大台北舉辦婚禮的人具有代表性,
我從中可以挑出幾個關鍵的數字來分析。
==========================================
首先可以先看上半段最重要的數字,宴客淨損:
在北部舉辦婚宴,婚宴要回本並不容易,
這個朋友因為價格因素,所以跑到板橋舉辦,
也因為如此才能控制虧損不擴大,
一般在台北市,中等品質的餐廳往往就必須要2萬元起跳。
==========================================
上面的數字裡,婚紗的費用是偏高的,
但其實與行情相差不遠,北部的婚紗至少都要6萬左右,
如果是南部的話,四五萬是比較常見的包套價錢。
==========================================
在朋友的損益表中包含蜜月及家電支出,
如果把這兩項扣除,
那淨損金額是 ($138,677),如果以紅包收入來計算回報率,
回報率大約是 (-35.2%),相當相當低。
==========================================
接著我們來說說表上沒有的部分。
從花費項目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朋友沒有進行任何的傳統儀式,
(傳統儀式需要一筆額外的花費,例如送紅包跟買一些活動器材等等,
常見的有迎娶、拜別、敬酒、歸寧等等程序)
所以這部分的花費在這表上是看不到的。
另外,這個朋友的喜帖是自己製作然後請印刷廠印的,所以這價格也偏低;
除了上述兩項之外,常有的婚禮小物及婚禮布置他們也都沒有採用,
一切從簡,所以這部分的花費也不在這張表上。
如果要把這幾樣加上,淨損金額務必會再增加,
如果上述幾項加上去保守估計一下,
傳統儀式(+20K)、喜帖(+1.5K)、婚禮小物(+10K)、婚禮布置(30K),
那淨損會擴大到 ($200,177),回報率更會降到 (-50.8%)之多。
==========================================
從現金流的角度來看,由於紅包是最後舉辦當日才收取,
所以在紅包收進來之前,
新人大約準備50萬的現金就足夠應付開銷,
但這是在沒有太多特別安排狀況下的花費。
==========================================
一場婚禮的舉辦,其實並不只是為了新人的喜悅分享,
雙方父執輩的公關需求其實也是必須顧及的概念,
也因為如此,
有時候年輕新人會為了簡化程序而與長輩發生衝突,
長輩覺得省略某些程序,
以後新人會不幸福,家庭會不美滿,
但年輕一輩只覺得有夠繁複、實在疲勞。
我認為雙方都是對的,
只是因為計算影響的基礎不同,
一邊考量的可能是時間成本,
(沒重大影響就不要拖這麼久),
另一邊想的可能是對不可知未來的謙卑。
如果可以換個角度,
雙方用同樣的標準-錢-來溝通,
數字化的來做討論,
其實也不失為一個有效率的溝通基礎。
==========================================
我常常在想,新人花錢請婚禮樂團現場演出是為了甚麼?
是為了填補空白? 為了讓場面熱烈? 為了營造某種氛圍?
這些可能都是,這樣說起來,
樂團不就只是個工具? 類似人體點唱機的角色。
我認為我們樂團能提供的不只有這些,
因為我們是帶著熱情及真摯情感上台演出,
所以永遠可以提供比新人想像更多一點的服務。
(例如幼兒暫時託管、代理主持人或是歡樂感染原這些,哈哈哈!!)
==========================================
La Cozzi樂團,全台最具街頭風、最清新的婚禮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