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 本堂課可以得到甚麼問題的解答?
- 寶寶一起醒來是不是睡眠中斷?
- 能不能跟寶寶一起睡?
- 有沒有讓寶寶睡過夜的秘訣?
- 孩子需要睡多少才足夠?
2. 課程重點筆記
- 先不要想著讓寶寶睡過夜,不要只想著訓練他,要先認識他的睡眠周期與需求。(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孩子是獨特的。)
- 足夠睡眠要一直堅持到孩子18歲,因為18歲以前都還需要睡超過8.5個小時。
- 深度睡眠(熟睡)時發汗會增加,跟溫度無關,同時生長激素也會加速分泌。
- 淺眠期時會發生的事情與安全感有關,常見狀況是討奶、討抱及找人。
- 在淺眠期時,孩子會希望回到一開始剛剛睡著的狀態,所以入睡時的狀態很重要,如果是抱著搖晃或是餵奶,那父母就完蛋了。(因為必須回復到剛剛睡著時的狀態)
- 建立良好睡眠品質的三個重點:
- 睡眠時間要規律,幾點都沒有關係。(沒有甚麼養肝的時辰)
- 睡眠環境要夠黑
- 睡眠的總時數要夠長
- 訓練寶寶自行入睡的最佳時機是在3-6個月之間,太早會降低依附關係,太晚會讓孩子睡眠時間不足。
- 躺著餵奶會是成功哺育母乳的關鍵,母嬰同床是不是重大風險有待商榷。母嬰同床的原則:
- 親餵母奶才同床
- 寶寶不能趴睡 (猝死要素之一)
- 家裡不要有人抽菸(猝死要素之二)
- 床鋪上乾淨無雜物且沒有過軟的床墊
- 不建議父嬰同床
3.實用Tips
※三個月後如何讓孩子學會自行入睡?
- 在入睡前放到嬰兒床上,並且提供如奶嘴類的入睡輔助工具。
- 建立規律的睡眠時間(一歲前不建議單獨一間睡)
- 白天不要睡超過3個小時
- 半夜餵奶,速戰速決
- 媽媽入睡前多餵一餐
- 哭泣時延後安撫時間(Cry it out) --> 讓他自己學會入睡
Ps, Cry it out法,就是一次一次延長孩子哭鬧後介入的時長。讓孩子慢慢學會自我控制。
※6個月後孩子大腦發育後可能會反悔並開始討安撫,如何處置?
- 提供安撫巾或玩偶讓他自己安撫自己,若無效可以試著牽著孩子的手
- 孩子與媽媽的睡眠折衷點都是獨特的,別人家的資訊基本都沒有參考性。
- 0-3個月時期:以寶寶的需求為主。
- 3-6個月時期,三個月後媽媽可以對自己好一點。
- 6個月之後:寶寶6個月後若已成功建立起依附關係,則媽媽可以拿回更多主動權。
- 一歲半是戒母奶最好的時機點, 實作重點依序為:戒白天奶 --> 戒睡前奶 --> 戒半夜奶
- 惡夢跟夜驚有甚麼不同?
- 要如何減少熟睡時的夜驚狀況?
- 拿掉白天不好的刺激,例如3C及驚嚇的遊戲。
- 睡眠時間規律且環境固定
- 積極處理疾病問題,例如鼻塞之類會影響睡眠的不適感
- 發作前半小時叫醒孩子 (最後的方法,非不得已不要用)
- 孩子不愛睡覺是因為知道自己會想念你,睡覺是孩子的一天與親愛爸媽最長時間的分離;所以認真的睡前儀式就是為了讓孩子覺得安心並且感覺一天的結束。(這是我聽過最浪漫的說法了~~)
瑪克思認真聊FB聊天區:https://www.facebook.com/Max.Yuo1238/
(每周三五更新新文章,喜歡我的文章的話請幫我按讚支持!)
第一篇~【育兒相關】黃瑽寧的10堂育兒必修課 課後筆記 [1] _ 認識寶寶的情感需求
前一篇~【育兒相關】黃瑽寧的10堂育兒必修課 課後筆記 [2] _ 促進寶寶語言發展的有效方式
後一篇~【育兒相關】黃瑽寧的10堂育兒必修課 課後筆記 [4] _孔融讓梨好棒棒? 解決孩子相處的常見衝突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