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過程紀錄

這是自La Cozzi拉釦子樂團開始主持服務以來,準備時間最短的一場,除了因為新人非常忙碌的緣故,負責溝通的自己突然出了場車禍,躺了一個多月更是主要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如此,所以當我一恢復過來,就馬上進入狀態,為這場主持投入了120%的專注力來籌備,感謝新人最後階段完全配合我的高速步調來一起討論、一起決定各項事務,真的謝謝你們的信任與幫忙。

IMG_6061.JPG

這場婚禮,有三個特色,分別是溝通效率高細節眾多以及人力足,分別紀錄如下:

a. 溝通效率高

七月底八月初剛好是家族的日本旅遊,所以八月第一週基本只能透過網路交換意見,討論密度不高,所有的決定幾乎都是在回國之後,大約是一個禮拜前,才把所有細節敲定,這讓總會提前準備好的自己有點不適感,但新人一生一次的婚禮肯定不能壞在我手上,所以只能用最快的速度把所有內容確認好,並且一再的感謝新人的體諒。

一開始,我直接把接下來一週的行程通通安排好並告知新人,並清楚說明每個動作之間的連結性;若需要新人提供資料的,我也把時間都定下來,讓他們可以一步一步把資料提供出來,而我就是在拿到資料的瞬間馬上把資訊整理到架構裡,然後無縫的即時產出文件給新人確認,這樣做事雖然快且有效率,但其實特別累,不只是因為睡得少,更是因為自己訂在那邊、明確的時間壓力。

(雖然從結果說,這種作法反而讓婚禮的溝通更為通暢,但這其實是有風險的,如果與新人配合不好,那很容易因為沒有時間空間的緩衝而影響了婚禮的規劃與執行。)

b. 細節多

這一場婚禮,是樂團成立以來第二複雜的演出,第一當然是自己哥哥的婚禮,因為哥哥還自己找了好幾個樂手….

而這次的新人也很有想法,希望把自己的二次進場用組曲的方式呈現,就算是我們,唱一個三首歌的組曲也是件不容易的任務。

為了這個二進演出,我們特別留了一大段時間來給新郎做彩排,在婚禮前大約一兩個月,我們也預先錄製了調整過曲調、專屬於新郎的伴奏給他,讓他事先練習之外,也讓他習慣我們的風格;雖然前置作業已做足,新人很明顯也苦練過,但現場彩排還是必要的,從器材擺放位置到進歌點我們一一確認,總算在超過一點點規劃時間的狀況下完成任務。

(這是我們第一次與新人共同面對面演出,所以難免還是有點擔心,為此,我們也做好了各種因應突發狀況的準備,感謝夥伴們!)

IMG_3493.JPG

c. 人力足

新郎來自於林園,同時從小就在長老教會中長大,這樣的環境除了讓他有個堅實的信仰,更重要的,他有一群雖不同姓但卻情感濃郁的兄弟姊妹,而這些人,都在他的婚禮中幫忙;不但只有收禮金、帶位的人,場控、燈控及音控各有人負責,甚至連音響公司都是教會的夥伴,所以這場演出,我們不但沒覺得自己是外人,在這些人的幫忙與關照下,我們甚至有種自己也是客人的錯覺。

(舞台上有燈光直射,所以難免溫度會比較高一點,超會流汗的我才剛剛打了幾首歌就滿身濕透,此時我突然發現從台下有一股清涼吹來,轉頭一看才發現是PA大哥把自己帶的電風扇分享給我,此時,心中大暖,真是太感謝這些在舞台週邊瞻前顧後的弟兄們了!)

IMG_3495.JPG

[2] 待改善事項

a. 婚禮規劃截止點

時間壓力在活動規劃上是一個很大的風險,很可能會考慮不周全,所以應當給自己一個更明確的時間表,更提前地開始做準備,這樣才能有更多揮灑的空間以及應變的機會。

b. 體力控制

這場演出離台北特別遠,一天400公里的移動距離其實還是有點超負荷;到現場,應該要把握每一個休息的時間,而不是總忍不住地要去跟誰誰誰說話或是再次確認,主持效果應該是現場最重要的目標與考量。

c.  形象優化

由於流汗流的太多,所以等到彩排完要上髮膠時已經沒有辦法定型,最終只能把頭髮理順就上場了,這點看是要事先用更強力的髮膠先定型或是前幾天直接去剪髮應該都能更好的處理這部分的工作;流汗這件事也需要處理,先從找尋適合我的止汗劑這件事開始吧!

[3] 心得

身體健康這件事永遠比想像中的更重要,車禍後我一直很擔心傷勢恢復會趕不上這場婚禮,很幸運的一切都好,雖然傷口還是大得嚇人,但至少我走動無礙,甚至還能小跑步呢!! 這次的婚禮真的很謝謝新人的體諒,當天鄉親們的反應也讓我很受用,這場主持雖然沒有超水準演出,但在傷口時不時發癢讓我分心的狀況下,我還是堅持了一定的水準,這場試煉我總算是度過了,永遠不希望還有下一次,還是一切平安的正常發揮會比較開心啊!!


IMG_6048 (1).JPG


瑪克思認真聊FB聊天區:https://www.facebook.com/Max.Yuo1238/

Max QRCode.png

arrow
arrow

    MaxYuo1238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