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只要還在人生路上走著,我們總會有想要改變某些事情的慾望,
但無論是主動或是被動想要讓改變在自己身上發生,卻常常會因為慣性與惰性而淪為空談,
我自己也很被這個狀況所困擾,但在我聽完這本很有操作性的書的之後,
我想要再給自己一次改變的機會,自己想做做不來那就跟著別人的方法來看看效果吧!
(以下我會先說明大綱,然後就是摘錄一些震動我的文句,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本書從問題開始, 「改變不成功最常見的三個原因是甚麼?」
- 看似頑強抗拒,實際上是方向不明 (改變方法:指揮騎象人(理性))
- 看似懶於改變,實際上是力有未逮 (改變方法:激勵大象(感性))
- 看似因為人的問題,實際上是環境問題 (營造環境並簡化路徑)
接著就這三個問題,分別提出了三個解決方法:
- 指揮騎象人(理性)
- 找到亮點:確定改變的正確方向。
- 關鍵行動:指示(行動手段)清晰明確,避免走回老路。
- 指名目標:給予理性具體目標並讓感性理解價值
- 激勵大象(感性)
- 給予真實感受:沒有感受到(改變的)好處之前,感性是不願意改變的。
- 縮小改變幅度:限制資源(時間or金錢)投入量,讓感性覺得CP值很高(投入一點點就能改變很多)
- 影響周邊的人:讓周邊人都有成長心態並產生共同的身分認同
- 營造環境並簡化路徑
- 調整環境(導入技術):人要改變很難,但要改變環境相同容易許多。(例:取號機)
- 培養習慣(觸發板機):設置觸發板機,也就是做了哪件事之後要接著做甚麼(例:孩子上床後馬上運動),有助於養成習慣。
- 召集同伴:把路人召集為同伴,善有社群的力量。
內容整理成心智圖那就是這樣:
[重點摘錄]
- 改變不是一個意志力的考驗,因為意志在改變中沒有多大作用。
- 如何讓看電影的人吃下更多爆米花?換一個大一點的桶子。
- 控制感性需要耗費精力,這也是為什麼累的時候會想放縱大吃的原因。
- 從實際情況中找尋答案,並且用容易了解的行為指引來引導。
- 人的行為模式不是分析-思考-改變,而是看見-感覺-改變。
- 負面情緒會讓人感覺「沒有其他方法了」,但正面思維能調動我們的想像力。
- 所有的改變都可能從一件堅持每天進行的小事開始。
- 想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要先相信自己永遠可以變得更好,而不是「我就只能這樣了」
- 調整環境(導入技術),能讓正確的行為更容易發生、錯誤行為難以發生。
- 當感性走在不熟悉的道路上,他很可能會選擇追隨其他人。
- 人對一項事務接觸的時間越長,往往因為習慣而變得越喜歡,所以要善於利用慣性。
Source: http://www.jianshu.com/p/7d6b5639aec4
瑪克思認真聊FB聊天區:https://www.facebook.com/Max.Yuo1238/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